重庆南山一棵树品种?是重庆的市树,黄桷树。儿时,我对满城的黄桷树心存好奇,在1978年版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查找黄桷树,结果只有“黄葛树”,注解:落叶乔木,叶子卵形,平滑有光泽,花托球形。木材暗灰色,质地轻软。
当时我想,黄桷树的叶子也是卵形的,而球形的花托可能就是我们俗称的“黄桷泡儿”,认定“黄葛树”是“黄桷树”。有一次写作文,把“黄桷树”写成“黄葛树”,老师画了个叉。事后我给同学“吹嘘”:老师也有评判错的时候,便拿出作文本和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作证据。
早年从重庆城去綦江、贵州,要从南岸海棠溪的山道往上爬,道两旁长有很多的黄桷树。爬上一个山垭口后,更有一棵非常大而古老的黄桷树,川黔商贾、脚夫、行人必在此歇脚,因而这个山垭口被称为了黄桷垭,爬上来的这条山道原为老君坡,后来也改称黄桷古道。黄桷垭因此聚集了人气,渐渐繁荣起来,就有了黄桷垭镇。著名作家三毛和作曲家施光南就出生在黄桷垭镇,童年时曾在这里嬉戏玩耍。
“黄桷树”纯粹是地地道道的“重庆制造”。重庆地方话中“角”与“葛”读音一样,重庆人想当然地认为树木名称都应加个“木”旁,于是就有了“黄桷树”。叫“黄桷”的地名在重庆也比比皆是,颇为响亮的有黄桷坪、黄桷垭、黄桷峡、黄桷渡等等。这些地方的得名,基本上都是与黄桷树分不开的。
南山的一棵树景区里有一棵前年的黄桷树。好像是因为什么传说 ,所以没移走,就取名叫黄桷树了。